周日时评丨传统文化遗产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党的周日二十大报告6次提到“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赋能乡村产业振兴,时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丨传AG超玩会创新性发展,统文是化遗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内容。
传统文化是产赋村产中华传统文明的源头和根基。贵港作为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业振古郡新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周日作为乡村文化的时评重要载体,乡村传统文化遗产在传承优秀文化、丨传AG超玩会推动乡村文明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统文作用。保护好、化遗发展好贵港本土乡村传统文化遗产,产赋村产促进乡村文化的业振传承与发扬,既是周日加快贵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也为乡村全面发展打下重要文化基础。尤其是当前,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进一步保护、发掘、利用凝聚乡村文脉的乡村文化遗产,是持续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式。
传统文化遗产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前提是保护。要深入挖掘、保护并管理好丰富多元的乡村文化遗产,特别是要集中力量挖掘贵港本土特有的布山文化、客家文化等文化的历史,挖掘自然、人文、风俗、老街、古建筑等特色乡村文化,把物质文化遗产之“形”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神”融会贯通起来,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要分门别类建立本土乡村文化档案,通过建设民俗生态博物馆、乡村社区博物馆等途径,加强对古建筑、古民居等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深耕本土文化品牌,更好地为人们守住乡村记忆和乡村文化。
推动乡村传统文化振兴,还需要让文化遗产进一步“活起来”。要把乡村传统文化和农村特色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做好多元经营文章,把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发掘和传统文化保护相结合,促进乡村旅游拓展内涵、彰显特色、提升品质,推动以生态与文化互动为特色的乡村旅游繁荣发展。在乡村建设上,要注重对地方各类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和提炼,在原有风俗的基础上,挖掘培育村屯新文化,并将乡土文化特征融入公共空间的建设中来,改善乡村建设“千村一面”的现象。要结合“荷文化”“壮文化”“茶文化”等文化历史内涵,打造更多富有贵港特色的乡土文化品牌。要实施乡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扶持农村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发掘如平南县大安镇迄今逾百年历史的校水柜习俗等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对民间艺术、传统技艺等文化遗存进行保护和传承,在条件成熟的村屯提供场所展示传统技艺。
传统文化遗产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才能真正发挥好乡村传统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积极作用。通过因地制宜开发、数字技术手段助力,可以更好平衡乡村建设与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促进乡村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一手抓保护,更好地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一手抓发展,进一步提高乡村传统文化遗产研究和利用水平,才能真正更好地把乡村文化遗产发扬光大,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实现贵港乡村产业振兴。
- ·清明时节缅怀英烈 汲取力量勇毅前行
- ·@梅州中考生,6月12日起须进行连续14天健康监测
- ·父亲节遇上桥梁抢险,他们成了那根最坚实的“顶梁柱”!
- ·新进展!梅龙高铁又一千米级隧道贯通!
- ·2025年宠物市场四大商机,解锁财富新明码
- ·太阳将“复工”!预计22日起龙舟水结束,转晴热天气!
- ·截至6月15日我市3人因灾死亡、失踪!梅州启动IV级救灾应急响应
- ·注意慢行!东山文旅康养小镇“生命通道”与省道S223线交叉口改造
- ·嘉宝果、澳洲坚果种植技术教学|绿美广东,村落子种果树
- ·请绕行!因暴雨引发险情,汕梅高速往梅州方向径义至畲江段实施管制
- ·新闻追踪丨倒在公交车站台和人行道上的工地围挡已修复
- ·新闻追踪丨倒在公交车站台和人行道上的工地围挡已修复
- ·被困超120小时,中国救援队伍在缅甸救出第9名幸存者
- ·梅州保险业迅速开展强降雨防灾救灾应急处置工作,开启绿色通道加快理赔减轻灾害损失!
- ·营造浓厚节能氛围!2022年梅州市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宣传活动明起举行
- ·2022年高考圆满落幕!预计6月25日左右高考放榜
- ·粤桂相助赋能新农人!破费相助品牌孵化班将于3月17日开班
- ·城区部分路段交通乱象仍在,交警部门持续开展交通秩序整治行动
- ·1400万元赠票!广东福彩“幸运双色球,你中奖我买单” 赠票营销活动6月21日启动
- ·闻“汛”而动!梅州市红十字会紧急驰援大埔县一批救灾物资
- ·山西朔州市怀仁市发生3.6级地震
- ·梅州近3日仍有降水,22日起“龙舟水”结束!来看具体预报→
- ·2022年梅州网络安全系列活动启动!逛主题公园,学网络安全知识~
- ·城区部分路段交通乱象仍在,交警部门持续开展交通秩序整治行动
- ·4月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发布 广东南部部分地区森林火灾风险较高
- ·注意防范!14日至16日梅州将有持续性较强降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