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变清流!今年梅州将为110个自然村“量身定做”这“宝贝”...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量身定做是污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也是变清贝j9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今年,流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被明确列为省、年梅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州将自我市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村宝加快推进110个自然村的量身定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难问题,污水进一步改善水环境,变清贝增强基层群众的流今j9获得感、幸福感。年梅
因地制宜,州将自“量身定做”建设方案
位于蕉岭县新铺镇的村宝下南村,常住人口约700多人,量身定做主要集中在坑尾(旗形)片和新屋排片两个自然村,需处理的生活污水面广、量大。
“过去,村民家的生活污水靠自家建的三级化粪池来净化,处理过的水有些被农户用作农田施肥,有些则直排到了露天沟渠,最后流入韩江二级支流石窟河。”下南村党总支书记林金淼表示,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不规范,且缺乏统一排放标准,对人居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结合今年工作部署,蕉岭在年底前将完成12个自然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为保障民生实事的推进,县里专门投入了580万建设资金。梅州市蕉岭生态环境监测站副站长邓聪文介绍,该县12个自然村主要采用接触氧化+人工湿地,及一体化MBR工艺两种模式,出水标准均达到广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一级标准,日处理规模合计170吨。
在推进污水治理过程中,蕉岭因地适宜,为自然村“量身定做”建设方案,避免设施“吃不饱”和土地资源浪费等情况。邓聪文说:“以坑尾(旗形)片为例,前期,我们与承建方、村委等多方考察用水量、地形等因素,经过科学选址、规划设计等工作,施工队在3月进场施工,为全村铺设了1.5公里的排污管道,新建一座日处理能力为10吨的污水处理设施,现在已进入运行阶段。”
长效管护,杜绝“晒太阳”工程
记者来到坑尾(旗形)片污水处理设施点看到,小型人工湿地里铺满了各种填料,刚栽种的美人蕉、风车草等能够高效吸收污染物的水生植物长势良好。经过湿地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填料过滤悬浮物、植物根系吸附水中氮磷等步骤,生活污水由浑浊变清澈,实现达标排放,出水口的沟渠水清澈见底,还可以看见几条小鱼在水里追逐嬉戏。在田地里务农的村民蔡满英说:“以前,村路旁的排水沟气味难闻,现在我们房前屋后都铺了排污管,污水统一收集处理,环境比以前好多了。”
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管好用好是关键。对此,蕉岭县专门聘请了重庆康达有限公司管护设施,运维人员汤亚尼介绍:“我们在每个污水处理点,都设置了专人定期开展管网维修养护、杂草清理等工作,同时及时处置村民反映的问题,保障设施能够长效运行,避免沦为‘晒太阳’工程。”
污水变清水,村庄更洁净,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提升,是群众对污水处理成效最直观的感受。我市农村普遍处于山区,面临地形复杂、农户分散、管网勘测设计难度大等挑战,各部门层层压实责任,攻坚克难加快建设。目前,2021年省市民生实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有序开展,14个自然村已顺利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3个自然村开足马力建设,其余正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到年底,我市110个自然村将完成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进一步补齐乡村基础设施短板,让广大群众共享水清岸绿的治理成效。
文/梅州日报记者:江婵
实习生:管爱花
图/梅州日报摄影记者:林翔
编辑:黄振韬
- ·一图读懂丨梅州市2024年引进急需紧缺强人妄想空岗填补引进通告
- ·潮州工会职工乡村疗养工作部署推进会暨潮州市总工会疗休养基地+N 助力“百千万工程”授牌仪式举行
- ·周茹茵带队督查节前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工作
- ·潮州古城新晋网红打卡点“火”了
- ·国庆“黄金周”不断工,直击汕梅高速改扩建名目建树一线→
- ·湘桥区: 凝“新”聚力 扣好廉洁自律“第一粒扣子”
- ·潮州7家企业纳入广东省重点商标保护名录
- ·市残联出实招解决残疾人评残办证难题 让残疾人更好享受优惠政策
- ·梅州:“税务蓝”牵手“生态绿” 助企走好绿色可不断睁开道路
- ·市民政部门多举措防范应对低温天气 为困难群众筑牢“温暖防线”
- ·我市开展创国卫“互学互比”现场会活动
- ·“美丽潮州·幸福乡村”文化巡演活动走进城西街道古美村 送戏下乡进乡村 文化惠民助振兴
- ·@梅州考生以及家长 广东省2024年艰深高校招生落选服从查问布置来啦
- ·潮州市卫健局:聚焦“急难愁盼”“医”心为民服务
- ·我市召开“工改工”暨“村改”工作会议 何晓军刘胜出席
- ·2023年度国家、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示范企业评定结果出炉 我市4家企业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