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客家文化在校园“生根发芽”!“陈善宝新客家歌谣进校园”项目启动
掌上梅州讯 3月9日下午,生根发芽由兴宁市教育局主办,让客兴宁市汉芬小学承办的家文家歌九游“陈善宝新客家歌谣进校园”项目启动,首站走进兴宁市汉芬小学。化校
活动现场,园陈谣进梅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善宝客家山歌非遗传承人、新客校园项目客家童谣代表人物陈善宝和客家三宝组合成员、启动客家山歌非遗传承人梁姗姗通过PPT图文、生根发芽视频、让客现场演唱、家文家歌互动等丰富的化校授课模式,多维度地展现了客家非遗、园陈谣进客家美食、善宝客家建筑、新客校园项目九游客家服饰等丰富的客家文化,让学生们从多维度了解到其中的魅力。此外,来自梅江区客都小学学生、梦之星艺术学员陈锦昊还为现场师生演唱了原创新客家童谣《小小萤火虫》,精彩的表演受到同龄学生的喜爱。活动结束后,不少学生表示,接下来会好好地学习客家歌谣、杯花舞,努力登上更大的舞台传播客家文化。
近年来,陈善宝教学团队在“新客家歌谣”方面的作品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给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学习条件以及系统的授课模式,为推动客家文化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不仅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备教案,更要备新课标,教学内容会不断创新,适应时代需要去发展,将更多客家非遗文化通过新模式融入到课程中,让客家非遗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并通过艺术展演、比赛、MV拍摄等丰富的形式,展现学生的学习成果。”陈善宝表示,团队接下来会每个星期走进学校给学生开展普及性课程,进一步打造精品节目课程,为岭南童谣节、客家童谣节、中小学生文艺展演等作充分的准备。
据了解,此次项目的开设旨在推动我市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采用陈善宝教学团队新模式、新思路的授课方式,使学生更有兴趣、更主动地学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山歌、竹板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杯花舞等丰富的客家非遗文化,让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更好地传承客家人“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
梅州日报记者:赖运香
编辑:李舒宇
- ·把好数据审核质量关 助力破解“土壤密码”
- ·一季度 我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64亿元
- ·应答“三巴”,茂名国寿财险2小时快捷理赔
- ·精心下好“四手棋” 推动学习教育走心走实
- ·广东多地终于“解冻”!清明天气又要“变脸”
- ·“荔枝霜疫霉病精准监测预警技术”获国家专利
- ·“荔枝霜疫霉病精准监测预警技术”获国家专利
- ·品味书香 乐享阅读
- ·东北夫妻自称开店遭“刁难”停电?江苏淮安市监部门通报
- ·多举措 强监管 净化校园金融市场环境
- ·春季赏花游玩 垃圾分类很关键
- ·品味书香 乐享阅读
- ·我国首次探获海上深层—超深层碎屑岩亿吨油田
- ·生力军来了!中超最佳青年球员夏合扎提加盟深圳新鹏城
- ·关岭牛、麻江蓝莓、悭吝天麻,明星“贵品”闪灼湾区
- ·雅安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