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持续走高,市监总局:读懂检测报告,防范首饰消费陷阱
近期,金价检测黄金价格持续走高,持续珠宝贵金属首饰的走高总局九游消费热度也随之增长。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市监首饰市场监管总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购珠宝贵金属首饰时,读懂应防范消费陷阱,报告保障个人权益。防范
首先,消费陷阱珠宝贵金属首饰的金价检测价格与其类别和等级密切相关,消费者在选购高价格的持续珠宝贵金属首饰时,要了解必要的走高总局九游质量标准常识。例如,市监首饰珠宝玉石类产品的读懂主要国家标准包括《珠宝玉石 名称》(GB/T 16552)和《珠宝玉石 鉴定》(GB/T 16553)等,其中列举了常见珠宝玉石的报告检测和命名方法。其次,防范要了解珠宝贵金属类产品的标识管理要求。例如,贵金属类产品必须有明确的印记(指打印或刻印在贵金属饰品上的永久性标识)、标签等。如果商家宣传首饰为贵金属类产品却没有相应标识,消费者需谨慎选购。
此外,消费者应当查看出具报告的检测机构是否具备相应资质。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应当取得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证书。消费者要确认检测报告内容是否齐全。检测报告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检测机构名称和地址、检测机构公章或检测专用章、检测报告的唯一性标识、所用检验检测方法、检测时间等基本信息。消费者还要核对报告关键信息。例如珠宝玉石类产品报告的照片与实物是否一致,产品的定名是否规范,如果出现表述含糊的“玉”“宝石”等名称需要警惕,还要注意证书的备注栏是否注明“处理”“染色”“充填”等关键信息。贵金属类产品应检查是否依据国家标准对纯度命名,以重量结算的贵金属类产品是否有准确的重量数据等。
消费者应当注意识别仿冒检测报告和“营销话术”,如果发现印刷粗糙模糊、内容严重缺失、在正规检测机构网站查询不到的报告,就有可能是仿冒权威机构的假报告或“套牌证书”;贵金属类产品有按实际克重计价、“一口价”等不同销售方式,消费者在选购时要明确计价方式。同时避免商家混淆概念,或者夸大质量等级、以次充好、以假充真。
来源:市说新语
- ·减速盘活村落子闲置资产丨市委布告抓村落子复原(2025.02.10
- ·“薯”你最棒!最受公共招待的十大广薯品牌等你来战
- ·广州从化:菜种撒播,菜苗入田!秋收当时冬种忙
- ·童眼绘森林横蛮行动在小鸟天堂举行
- ·以法治之力服务海洋强国建设
- ·激活一池春水——以旧换新“撬动”消费新活力
- ·未成年人限玩15个小时!腾讯游戏发布寒假限玩日历
- ·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11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2025清明档新片总票房破7000万元
- ·未成年人限玩15个小时!腾讯游戏发布寒假限玩日历
- ·西藏定日县6.8级地震 已有人员遇难
- ·广电总局实施“微短剧+”计划 2025年将现300部精品微短剧
- ·“短途游”成热门选择 清明假期日均客流预计破4000万
- ·2024年清远市高实质农人哺育名目在省内四地睁开实训
- ·江西当地通报“9点办事大厅空岗”:干部迟到,已处分
- ·女大学生被顺风车司机扔高速?天津警方通报:司机已被行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