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这座城市影院何以人气满满?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国庆假期,全国超5200万人次走进了影院。座城战争、市影j9科幻、院何喜剧、人气动作、满满歌舞等不同类型的国庆假期影片,满足了不同年龄段观众对高品质文化内容的座城需求。今年国庆档,市影首日票房冲高,院何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全国院线总票房超21亿元,人气高频观影用户占比逐年回升。满满j9
01
票房分析:谁是国庆假期冠军?
作为国庆档的票房冠军,《志愿军:存亡之战》有21.9%的座城观众是三人及以上结伴观影,呈现出较强的市影家庭观影属性。
放眼全国票仓,上海电影市场票房、场次、人次等指标领跑全国,以1.02亿元稳居全国城市票房第一。
02
给影院“添人气”,上海有“高招”
发放“花式”消费券、精细化动态排片、打造“首映上海”品牌……在“添人气”“促消费”“重体验”方面,上海下了不少功夫。“观众只有真正走进影院,才能体会到巨屏观影的快感,特别是对于宏大题材和场面的影片来说,这种体验是在流媒体上体验不到的。”
高频次投放共计20轮171.7万元消费券
国庆前夕,上海推出“乐影上海”电影消费券发放活动,成功带动了近2600万元票房增量,让上海成为全国最热、最活跃的电影消费市场。
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戴运介绍:“这次优惠力度很大,市民通过第三方平台购票时,可享受单张最高30元、单笔最高60元的优惠。”
上海市委宣传部电影处处长刘祎呐表示:“第一个阶段的国庆档消费券发放,已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马上还将进行第二、第三阶段发放,并将一直覆盖到今年年底,预计将惠及150万人次的电影消费群体。”这样的院线刺激政策,有利于更多客群向线下消费转移。
瞄准情侣、家庭推出全国首款“双人同行券”
为放大影院社交属性带来的人群聚集效应,上海首推的“双人同行券”促使更多家庭群体结伴消费。“针对观众观影同时,也会发放一些文娱的联动消费券,强化电影与文商旅体的联动效应,更好地体现电影之城的热情。”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戴运补充道。
“电影+餐饮+购物”黄金客流带动核心商圈购买力
据介绍,上海消费券主要使用人群集中在30—60岁的中青年群体,占到使用人群的七成,并有效带动了近37万人次的市场消费核心力量走出家门。
在国庆首日,上海闵行星轶影城龙湖天街店,拿下票房全国单体影院第二的成绩,上座率为平日的近10倍。与此同时,影院周边饭店排起长队,当日商场客流较去年同期增加20%。影院客流带动消费,“流量红利”实现了影院周围的集群共享。
打造“首映上海”品牌,发挥电影消费锚点效应
据介绍,中秋国庆期间,《浴火之路》《出入平安》《一雪前耻》《大场面》等12个国内外影片在上海举办首映路演,落地活动21场,上座率超50%,各项数据均为普通场的10倍以上。
上海电影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一系列‘上海首映’品牌的塑造,包括上海国际电影节在内的众多参展影片和院线佳片选择上海作为首映第一站,为城市带来聚光灯,进一步丰富了上海影迷的体验,发挥了电影消费锚点作用”。
03
光影之美,需用创新创意点亮
今年以来,全国影视行业全力推动电影市场繁荣发展。国内院线影片的类型日趋多元、创作环境更加包容,“硬核”影片数量持续保持高位。
上海出品的现实题材影片《出走的决心》票房突破1.2亿元,豆瓣评分8.8分,成为今年评价较高的国产故事影片;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映的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获评年度最佳纪录片,在专业评分网站位列今年华语电影最高分,并代表中国内地角逐奥斯卡奖。
影视行业的繁荣离不开创作者的孜孜以求和消费者的热情支持,行业发展的背后是创新与创意的比翼齐飞,也是全链条的密切配合。上海在国庆档的亮眼表现,为全国院线市场“打了样儿”。只有精准对标受众偏好,举消费者之所想,才能凝聚影视市场的最大潜力,让院线聚集的“烟火气”成为经济持续向好的催化剂。
- ·“AI医生”来了,未来将应用于哪些场景?
- ·潮州市江西商会:捐资12万元到高义村植树
- ·潮州市博物馆入选全国百强热门博物馆地级市馆前30
- ·湘桥区“百千万工程”工业设计大赛已征集参赛作品486件
- ·不跑不闹杀人嫌犯束手就擒
- ·潮州市人大常委会全力打造“大众说法”立法茶话会工作品牌
- ·2023—2025年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单公布 我市两家企业(单位)上榜
- ·何晓军到潮安区调研“百千万工程”和乡村绿化工作
- ·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雅安市移交第七批信访件
- ·潮州将迎来今年首场雷雨
- ·市属国资平台工作推进会召开,何晓军强调 做强做优做大国资国企
- ·潮州“半马”今天开跑
- ·诚实守信成就精彩人生
- ·潮州调整促进房地产业稳健发展有关措施
- ·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长高瑞平及有关院士专家一行莅潮考察
- ·潮州市城管执法局:“数字化+机械化”助力创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