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同舟 众志成城!兴宁市党员干部“逆风而行”奋战防风防汛一线
日前,逆风而行受台风影响,风雨风防兴宁市遭受连续强降雨,同舟AG超玩会入口农田渍涝、众志战防房屋受浸、成城山洪、兴宁汛线滑坡、市党泥石流、员干中小河流洪水等次生灾害风险增加,部奋防汛形势十分严峻。逆风而行为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风雨风防AG超玩会入口兴宁市各级各部门迅速响应防汛救灾工作部署,同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众志战防组织党员干部深入汛情现场,成城主动作为、兴宁汛线奋力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深入一线
共筑防汛“安全”堤
在强降水影响下,兴宁市多个镇(街道)受洪水淹浸。灾情发生后,兴宁市委书记宋才华等市领导第一时间赶赴受灾最严重的乡镇靠前指挥,组织应急、水务、卫生、公安、交通、供电等部门组成救援工作队,迅速赶赴现场全力开展救援。
与此同时,兴宁市各镇(街道)领导党员干部和社区(村)工作人员闻“汛”而动,冲锋在一线,严格落实防御机制,及时彻底转移浸水隐患点、危房等危险区域群众,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非常感谢党员干部们的帮忙,我自己一个人肯定搬不了这么多东西,大家的帮忙为我挽回了不少损失。”龙田镇鸳塘村70岁村民罗锦贤感激地说。
面对灾情,龙田镇组织镇村党员干部奔赴防汛一线,参与抢险救援。当鸳塘村驻村干部董祺立和村干部罗国星、刘苑霞来到罗锦贤家中时,发现其屋内浸水已到大腿膝盖处。年迈的罗锦贤独居家中,无助地看着家中水位升高。镇村干部迅速找来泥沙制作沙袋,堆放在老人家门口挡水。三名党员干部和附近群众一起齐心协力,一边帮忙排水,一边把屋内家具和电器抬到高处,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这是兴宁市党员干部深入一线为群众筑牢“安全堤”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此次抗洪救灾过程中兴宁市各镇街共出动镇村干部20835人次,包片联系入户开展全面安全隐患排查,共排查118545户次372636人次,转移群众1431人,其中集中安置629人,安排干部值守管控的各类安全隐患点共35处。
齐心协力
复工复产“加速度”
受台风影响,兴宁城乡不少地方出现内涝。积水退去后,各行业迅速开展复工复产。
积水刚刚退去,在兴宁城区内涝比较严重的路段可以看到,环卫工人马上开始了路面的清扫和清理工作。沿街店铺陆续打开店门,店家们也马上进行清理和消毒等工作,街道商铺很快就恢复了往日的秩序。
而在乡村田间,党员干部和农户齐心协力,组织人员对受灾严重的农田进行人工挖沟排水。此次内涝造成兴宁市不少农田受淹和作物受损,为了避免诱发各种农作物多种病虫害发生和蔓延,兴宁市农业农村局迅速行动,积极开展灾后农业复产技术指导工作,千方百计减轻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
“广大农业企业,特别是进行水稻、蔬菜等种植的企业,要尽快恢复损毁的农田设施,畅通排水,把受浸农作物的水位降下来。”兴宁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总农艺师钟学文表示,对病虫害防治一定要及时,为此该局印发了病虫害防治的指导意见,希望农户要根据指导意见采取有效措施。如有真正受损、无法生长的作物,要尽快清理,并做好晚造补救,同时可种上马铃薯、玉米、番薯等,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梅州日报记者:陈思杰
编辑:刘凌(实习)罗欢欢
审核:张英昊
- ·贷款放宽 提取优化
- ·正月十六,溪口“穿蔗巷”
- ·我市邀请农科专家深入茶区一线开展技术培训指导茶叶生产
- ·共育青春树 共建青年林
- ·一根纱线的“向新”之路
- ·吹响招商引资开门红“集结号” 2024年首批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
- ·市总工会第十五届第七次全委会召开 完善职工服务阵地建设提高工会组织凝聚力
- ·中科院院士卢煜明、马骏到我市开展专题学术讲座
- ·1869中国大熊猫生态世界项目(一期)首开区进入收尾阶段
- ·“考古讲座”进校园 文化传承启新篇 市“考古讲堂”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 ·潮州新增60名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与潮州市中心医院联合举办“名医山海行”义诊活动 群众家门口享受省级专家医疗服务
- ·雅安市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 ·全市法院院长会议召开 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潮州高质量发展
- ·厨师蔡建煌: 让游客感受“世界美食之都”魅力
- ·阅读更精彩 “充电”过假期